第三个字是鼎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三分鼎足

成语拼音

sān fēn dǐng zú

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三分鼎足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春秋鼎盛

成语拼音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成语解释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击钟鼎食

成语拼音

jī zhōng dǐng shí

成语解释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成语出处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天下鼎沸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dǐng fèi

成语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腾。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

幕燕鼎鱼

成语拼音

mù yàn dǐng yú

成语解释

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成语出处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四海鼎沸

成语拼音

sì hǎi dǐng fèi

成语解释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大名鼎鼎

成语拼音

dà míng dǐng dǐng

成语解释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一代鼎臣

成语拼音

yī dài dǐng chén

成语解释

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成语出处

《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三分鼎立

成语拼音

sān fēn dǐng lì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成语出处

《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钟鸣鼎列

成语拼音

zhōng míng dǐng liè

成语解释

指官高位重。同“钟鸣鼎重”。

成语出处

清·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