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动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毫不动摇

成语拼音

háo bù dòng yáo

成语解释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成语出处

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惊心动魄

成语拼音

jīng xīng dòng pò

成语解释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惊心动魄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惊魂动魄

成语拼音

jīng hún dòng pò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恐惧。

成语出处

清·陈确《示儿帖》:“《易》曰:‘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罪大而不可解。’每读《易》至此,未尝不惊魂动魄,心胆堕地也。”

不可动摇

成语拼音

bù kě dòng yáo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感天动地

成语拼音

gǎn tiān dòng dì

成语解释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震天动地

成语拼音

zhèn tiān dòng dì

成语解释

震:震动;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兴师动众

成语拼音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兴师动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惊天动地

成语拼音

jīng tiān dòng dì

成语解释

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惊天动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楚楚动人

成语拼音

chǔ chǔ dòng rén

成语解释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成语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拿刀动杖

成语拼音

ná dāo dòng zhàng

成语解释

泛指动武。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