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三思而后行

成语拼音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成语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三思而后行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夺眶而出

成语拼音

duó kuàng ér chū

成语解释

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那忍住了半天的酸泪夺眶而出,再也止不住了。”

鱼贯而行

成语拼音

yú guàn ér xíng

成语解释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成语出处

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一挥而就

成语拼音

yī huī ér jiù

成语解释

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 一挥而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翰林莫公内外制序》第三十卷:“一昔召公独草六制,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公解衣据案,一挥而就。”

望尘而拜

成语拼音

wàng chén ér bài

成语解释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 望尘而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潘岳传》:“与石崇等诌事贾谧,每侯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引颈而望

成语拼音

yǐn jǐng ér wàng

成语解释

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73首:“枚喜跃不已,学闲鸥引颈而望。”

比肩而立

成语拼音

bǐ jiān ér lì

成语解释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知难而进

成语拼音

zhī nán ér jìn

成语解释

迎着困难上。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一概而论

成语拼音

yī gài ér lùn

成语解释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成语出处

《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