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观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濠梁观鱼

成语拼音

háo liáng guān yú

成语解释

濠:水名;梁:桥梁。在濠水的桥梁上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 濠梁观鱼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

叹为观止

成语拼音

tàn wéi guān zhǐ

成语解释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叹为观止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洞若观火

成语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成语出处

《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察颜观色

成语拼音

chá yán guān sè

成语解释

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 察颜观色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食难》:“吾老矣,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察颜观色,以求无拂于人,吾不能也。”

隔岸观火

成语拼音

gé àn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成语出处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水月观音

成语拼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成语解释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徘徊观望

成语拼音

pái huái guān wàng

成语解释

徘徊:来回地行走。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成语出处

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镜里观花

成语拼音

jìng lǐ guān huā

成语解释

镜子里头看花。指虽看得见,却得不到或摸不着。

成语出处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燎如观火

成语拼音

liǎo rú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指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样。

成语出处

郭沫若《文艺论集·反响之反响》:“究竟谁是谁非,谁错谁不错,这是燎如观火的。”

洞如观火

成语拼音

dòng rú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同“洞若观火”。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得悉其山川险要部落游牧,暨其强弱多寡离合之情,皆洞如观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