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虎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大人虎变

成语拼音

dà rén hǔ biàn

成语解释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笑面虎

成语拼音

xiào miàn hǔ

成语解释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成语出处

宋·庞元英《谈薮》:“公衮性甚和,平居常若嬉笑,人谓之笑面虎。”

龙争虎战

成语拼音

lóng zhēng hǔ zhàn

成语解释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河传》词:“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

狼吞虎噬

成语拼音

láng tūn hǔ shì

成语解释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二相争朝》:“你辟私门,贿赂行,半朝臣,皆从顺。你狼吞虎噬伤残了万民百姓,害得那有功臣百事无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拼音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熊腰虎背

成语拼音

xióng yāo hǔ bèi

成语解释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龙拏虎攫

成语拼音

lóng ná hǔ jué

成语解释

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成语出处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新城王西樵阮亭,每过邮亭夜店,辄题诗壁上,诗既惊人,使笔斗大,龙拏虎攫。”

狼吞虎餐

成语拼音

láng tūn hǔ cān

成语解释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成语出处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3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