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6:04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解的成语
熏风解愠
成语解释
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成语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强作解人
成语解释
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 强作解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自我解嘲
成语解释
用言语或行动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
成语出处
汉·扬雄《解嘲》:“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大玄》,有以自守,泊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
强做解人
成语解释
强:勉强;解人:能够理解和通达其中意趣的人。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 强做解人的成语故事
庖丁解牛
成语解释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庖丁解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排难解纷
成语解释
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 排难解纷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