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可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比屋可诛

成语拼音

bǐ wū kě zhū

成语解释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成语出处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有机可乘

成语拼音

yǒu jī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有空子可钻。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

潢潦可荐

成语拼音

huáng liáo kě jiàn

成语解释

潢:积水;潦:地面积水;荐:祭祀。指污浊的积水都可以用来祭祀鬼神。祭祀在于诚敬之心,而不在于祭品的厚薄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筐箻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反手可得

成语拼音

fǎn shǒu kě dé

成语解释

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成语出处

《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指麾可定

成语拼音

zhǐ huī kě dìng

成语解释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无间可乘

成语拼音

wú jiān kě chéng

成语解释

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成语出处

明·刘基《春秋明经·蔡侯郑伯会于邓公及我盟于唐公至自唐》:“向使中国无间可乘,吾又知其未至此也。”

进退可否

成语拼音

jìn tuì kě fǒu

成语解释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成语出处

《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有隙可乘

成语拼音

yǒu xì kě chèng

成语解释

指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

成语出处

唐 李绛《论河北三镇及淮西事宜状》:“若物故之际,有间可乘,当临事图之,于今用兵,则恐未可。”

指日可俟

成语拼音

zhǐ rì kě sì

成语解释

指日:可以指出的日期。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为护国大将军。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知心可腹

成语拼音

zhī xīn kě fù

成语解释

可:合宜。彼此了解,情投意合

成语出处

元·王晔《折桂令·问黄肇》曲:“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根前似水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