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狼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9

赃秽狼藉

成语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严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进退狼狈

成语拼音

jìn tuì láng bèi

成语解释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虎咽狼飡

成语拼音

hǔ yān láng cān

成语解释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全元散曲·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嚥狼飡勝似趁熟,嚾得十分透。鵝脯兒砌末包裹,羊腿子花簍裏忙收。”亦作“ 虎咽狼餐 ”。《负曝闲谈》第十九回:“入座之後, 黄子文 也不管他們,只顧自己虎咽狼餐。”

进退狼跋

成语拼音

jìn tuì láng bá

成语解释

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鹯视狼顾

成语拼音

zhān shì láng gù

成语解释

指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成语出处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其余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袅雄者,不可胜数。”

鬼抓狼嚎

成语拼音

guǐ zhuā láng háo

成语解释

形容哭叫悲惨凄厉。同“鬼哭神号”。

成语出处

欧阳山《高干大》第十九章:“任桂花听见他这么鬼抓狼嚎,心乱得不知怎样才好。”

赃贿狼籍

成语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中,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赃贿狼藉

成语拼音

zāng huì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亦作“赃贿狼籍”。

成语出处

《陈书·蔡景历传》:“天嘉之世,赃贿狼藉,圣恩录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复。”

赃私狼籍

成语拼音

zāng sī láng jí

成语解释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成语出处

《晋书·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鬼哭狼嗥

成语拼音

guǐ kū láng háo

成语解释

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成语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有的钻到汽车下,有的往坦克的后面涌,鬼哭狼嗥,乱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