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鳞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14

遍体鳞伤

成语拼音

biàn tǐ lín shāng

成语解释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龟龙鳞凤

成语拼音

guī lóng lín fèng

成语解释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成语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鳞凤之应。”

毛羽鳞鬣

成语拼音

máo yǔ lín liè

成语解释

鬣:指鱼的背鳍。鸟的羽毛,鱼鳞鱼鳍。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鸿稀鳞绝

成语拼音

hóng xī lín jué

成语解释

比喻音信极少。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自别颜范,鸿稀鳞绝,悲怆不胜。”

栉比鳞臻

成语拼音

zhì bǐ lín zhēn

成语解释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同“栉比鳞次”。

成语出处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唐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

蛇行鳞潜

成语拼音

shé xíng lín qián

成语解释

鳞:代指鱼;潜:没水。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成语出处

汪东《刺客校军人论》:“刺客者,怀弹丸,倅匕首,蛇行鳞潜,如螳螂捕蝉,恐其有警而飞翔。”

目断鳞鸿

成语拼音

mù duàn lín hóng

成语解释

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成语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小姐,看你背里沈吟,想是心中明白,何不口传信息,免他目断鳞鸿。”

胸中鳞甲

成语拼音

xiōng zhōng lín jiǎ

成语解释

比喻存心险恶。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栉比鳞次

成语拼音

zhì bǐ lín cì

成语解释

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

成语出处

《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