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马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2

人困马乏

成语拼音

rén kùn mǎ fá

成语解释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车尘马迹

成语拼音

chē zhén mǎ jì

成语解释

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成语出处

宋·朱熹《卧龙庵记》:“余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之余,而又幸其深阻敻绝,非车尘马迹之所能到。”

弓调马服

成语拼音

gōng diào mǎ fú

成语解释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成语出处

《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马去马归

成语拼音

mǎ qù mǎ guī

成语解释

比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 马去马归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

车殆马烦

成语拼音

chē dài mǎ fán

成语解释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兵慌马乱

成语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解释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

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风吹马耳

成语拼音

fēng chuī mǎ ěr

成语解释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

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效犬马力

成语拼音

xiào quǎn mǎ lì

成语解释

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秋高马肥

成语拼音

qiū gāo mǎ féi

成语解释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成语出处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