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民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关心民瘼

成语拼音

guān xīn mín mò

成语解释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物阜民安

成语拼音

wù fǔ mín ān

成语解释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国安民泰

成语拼音

guó ān mín tài

成语解释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独夫民贼

成语拼音

dú fū mín zéi

成语解释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成语出处

《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地瘠民贫

成语拼音

dì jí mín pín

成语解释

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成语出处

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国困民穷

成语拼音

guó kùn mín qióng

成语解释

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天怒民怨

成语拼音

tiān nù mín yuàn

成语解释

怒:发怒;怨:怨恨。上天震怒,人们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成语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