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目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眉清目秀

成语拼音

méi qīng mù xiù

成语解释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纲举目张

成语拼音

gāng jǔ mù zhāng

成语解释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成语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耳闻目染

成语拼音

ěr wén mù rǎn

成语解释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丛维熙《北国草》第一章:“由于他小时候在巴黎耳闻目染的结果,爱情比同龄的年轻人要早醒得多。”

耳习目染

成语拼音

ěr xí mù rǎn

成语解释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成语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口呆目钝

成语拼音

kǒu dāi mù dùn

成语解释

形容很吃惊的样子。同“口呆目瞪”。

成语出处

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头昏目眩

成语拼音

tóu hūn mù xuàn

成语解释

头脑昏晕,眼睛发花。同“头昏目晕”。

成语出处

乌兰巴干《草原上的驯马姑娘》:“我仿佛置身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有点头昏目眩。”

耳闻目见

成语拼音

ěr wén mù jiàn

成语解释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耳视目听

成语拼音

ěr shì mù tīng

成语解释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耳视目听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