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穷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格物穷理

成语拼音

gé wù qióng lǐ

成语解释

穷究事物的道理。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涸辙穷鳞

成语拼音

hé zhé qióng lín

成语解释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鳞:指鱼。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远道失夫,遐荒滞身,真如涸辙穷鳞。”

尽日穷夜

成语拼音

jìn rì qióng yè

成语解释

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成语出处

《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即事穷理

成语拼音

jí shì qióng lǐ

成语解释

指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

颠连穷困

成语拼音

diān lián qióng kùn

成语解释

颠连:困顿不堪。形容穷苦艰难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连阡累陌,一片荆榛,居民间有孑遗,颠连穷困之状,有不能殚述者。”

深山穷谷

成语拼音

shēn shān qióng gǔ

成语解释

与山外距离远、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

独坐穷山,放虎自卫

成语拼音

dú zuò qióng shān,fàng hǔ zì wèi

成语解释

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末路穷途

成语拼音

mò lù qióng tú

成语解释

穷途:处境困窘。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成语出处

《吴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深山穷林

成语拼音

shēn shān qióng lín

成语解释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即物穷理

成语拼音

jí wù qióng lǐ

成语解释

程朱理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指“理”在物先,事事物物皆是“理”的表现,要依据具体事物穷究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