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丧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3

尾生丧身

成语拼音

wěi shēng sàng shēn

成语解释

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尾生丧身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

玩人丧德

成语拼音

wán rén shàng dé

成语解释

戏弄他人,以致失去做人的道德

成语出处

《尚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敝鼓丧豚

成语拼音

bì gǔ sàng tún

成语解释

敝:破,坏;丧:失去;豚:猪。指击破鼓、烹掉猪以求神治病,病仍未治好。形容费而无益。

成语出处

《荀子·解蔽》:“故丧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失魂丧魄

成语拼音

shī hún sàng pò

成语解释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成语出处

元·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惊心丧魄

成语拼音

jīng xīn sàng pò

成语解释

形容十分恐惧。亦作“惊心褫魄”。

成语出处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一言丧邦

成语拼音

yī yán sàng bāng

成语解释

指一句话可以亡国。 >> 一言丧邦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失神丧魄

成语拼音

shī shén sàng pò

成语解释

失:丧失;魄:人的精神灵气。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成语出处

茅盾《虹》:“怎么我近来变了呀!这样失神丧魄,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

失魂丧胆

成语拼音

shī hún sàng dǎ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度恐慌。

成语出处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他那四方脸、紫红脸膛、宽肩膀、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贯长虹的英雄气概,使得那一群脱离了大队的英国皇家军失魂丧胆。”

傫如丧狗

成语拼音

shì rú sàng gǒu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傫,古同“累”。

成语出处

语本《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裴骃集解引王肃曰:“丧家之狗,主人哀荒,不见饮食,故累然而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

病风丧心

成语拼音

bìng fēng sàng xīn

成语解释

风:通“疯”,疯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

成语出处

宋·苏洵《谏论》:“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