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失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流移失所

成语拼音

liú yí shī suǒ

成语解释

犹言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成语出处

《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败绩失据

成语拼音

bài jì shī jù

成语解释

指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成语出处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刻第三则》:“历数世,未尝有败绩失据之过。”

进退失所

成语拼音

jìn tuì shī suǒ

成语解释

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同“进退无所”。

成语出处

清·唐才常《辨惑》:“然则漠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旁,其与存者几何?”

顿足失色

成语拼音

dùn zú shī sè

成语解释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仓猝莫如所救,顿足失色。”

百不失一

成语拼音

bǎi bù shī yī

成语解释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

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轻重失宜

成语拼音

qīng zhòng shī yí

成语解释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论宣借宅事》:“若死行阵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惊恐失色

成语拼音

jīng kǒng shī sè

成语解释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成语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满朝文武见皇帝如此震怒,个个惊恐失色,替黄道周捏了一把冷汗。”

楛耘失岁

成语拼音

kǔ yún shī suì

成语解释

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失张失智

成语拼音

shī zhāng shī zhì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