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四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投诸四裔

成语拼音

tóu zhū sì yì

成语解释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成语出处

《左传·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四百四病

成语拼音

sì bǎi sì bìng

成语解释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成语出处

《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餬口四方

成语拼音

hú kǒu sì fāng

成语解释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放诸四海而皆准

成语拼音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成语解释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语出处

《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眼空四海

成语拼音

yǎn kōng sì hǎi

成语解释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成语出处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

文房四艺

成语拼音

wén fáng sì yì

成语解释

指琴、棋、书、画。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古书、画、琴、棋,谓之文房四艺。”

国之四维

成语拼音

guó zhī sì wéi

成语解释

四维:指礼义廉耻。指治国的纲纪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牧民》:“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文房四物

成语拼音

wén fáng sì wù

成语解释

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成语出处

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张、李氏之墨,吴、唐、蜀、闽、两越之纸,端溪、歙穴之砚,鼠须栗尾狸毫兔颖之笔,所谓文房四物,山藏海蓄,极天下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