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泰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死重泰山

成语拼音

sǐ zhòng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喻死得光荣。 >> 死重泰山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否往泰来

成语拼音

pǐ wǎng tài lái

成语解释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同“否去泰来”。

成语出处

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安于泰山

成语拼音

ān y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

《汉书·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鸿毛泰岱

成语拼音

hóng máo tài dài

成语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成语出处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倒持泰阿

成语拼音

dào chí tài ē

成语解释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成语出处

《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安若泰山

成语拼音

ān ruò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成语出处

《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否极泰至

成语拼音

pǐ jí tài zhì

成语解释

否:坏;泰:好,顺利。坏的达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厄运终了好运就来。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成语出处

宋·苏轼《量移廉州表》:“否极泰至,虽物理之常然;昔弃今收,岂罪余之敢望!”

笃定泰山

成语拼音

dǔ dìng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成语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笃定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