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吐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5

扬眉吐气

成语拼音

yáng méi tǔ qì

成语解释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吞云吐雾

成语拼音

tūn yún tǔ wù

成语解释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成语出处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始餐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

吞吞吐吐

成语拼音

tūn tūn tǔ tǔ

成语解释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含苞吐萼

成语拼音

hán bāo tǔ è

成语解释

苞:花未开时包着花骨朵的叶片;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形容花朵即将开放的状态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式呈妍。”

周公吐哺

成语拼音

zhōu gōng tǔ bǔ

成语解释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出言吐气

成语拼音

chū yán tǔ qì

成语解释

犹言谈吐。指说话。

成语出处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魏公]与国夫人卢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讶而讯之,曰:‘此中有乐人孙子,多出言吐气,甚令人笑。’”

兴云吐雾

成语拼音

xīng yún tǔ wù

成语解释

兴:兴起。兴起云彩,掀起雾气。比喻神魔鬼怪法术高明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一折:“此鬼兴云吐雾莫测,利害利害!”

张口吐舌

成语拼音

zhāng kǒu tǔ shé

成语解释

形容很惊奇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

出言吐语

成语拼音

chū yán tǔ yǔ

成语解释

犹言谈吐。指说话。

成语出处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