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吞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壮气吞牛

成语拼音

zhuàng qì tūn niú

成语解释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成语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负重吞污

成语拼音

fù zhòng tūn wū

成语解释

犹言忍辱负重。

成语出处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饮气吞声

成语拼音

yǐ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

指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屏气吞声

成语拼音

píng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

犹言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贫儿屏气吞声,蹲踞墙外,又被群狗嚎吠。”

茹泣吞悲

成语拼音

rú qì tūn bēi

成语解释

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

成语出处

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浑沦吞枣

成语拼音

hún lún tūn zǎo

成语解释

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24卷:“今学者有几个理会得章句,也只是浑沦吞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