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罔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27

营私罔利

成语拼音

yíng sī wǎng lì

成语解释

指谋求私利。

成语出处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大臣既以身许国,则但当计国民之利害,不当计一身之利害,营私罔利,固不可也。”

欺公罔法

成语拼音

qī gōng wǎng fǎ

成语解释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附上罔下

成语拼音

fù shàng wǎng xià

成语解释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欺世罔俗

成语拼音

qī shì wǎng sú

成语解释

罔:欺骗。欺骗世人,蒙骗流俗

成语出处

汉·张衡《请禁绝图箴疏》:“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睐势位,情伪较然,莫之纠禁。”

魑魅罔两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成语出处

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余此物名为匕首,其利难俦,水断虬龙,陆斩虎兕,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欺天罔人

成语拼音

qī tiān wǎng rén

成语解释

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成语出处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皡天罔极

成语拼音

hào tiān wǎng jí

成语解释

亦作“皞天罔極”。谓父母尊长养育的恩德深广。《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養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禮,至於成人,惠澤茂焉。‘欲報之德,皞天罔極。’” 颜师古 注:“《詩·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言欲報父母之恩德,心無已也。呼昊天者,陳己至誠也。皞字與昊同。”

螭魅罔两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