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危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危言危行

成语拼音

wēi yán wēi xíng

成语解释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成语出处

《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正襟危坐

成语拼音

zhèng jīn wēi zuò

成语解释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成语出处

《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忧盛危明

成语拼音

yōu shèng wēi míng

成语解释

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燕巢危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wēi mù

成语解释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人命危浅

成语拼音

rén mìng wēi qiǎn

成语解释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成语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孤履危行

成语拼音

gū lǚ wēi xíng

成语解释

指行为孤高独特。

成语出处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毁不危身

成语拼音

huǐ bù wēi shēn

成语解释

儒家丧制。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同“毁不灭性”。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鸟覆危巢

成语拼音

niǎo fù wēi cháo

成语解释

鸟巢因建于弱枝而倾覆。比喻处境极端危险。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燕处危巢

成语拼音

yàn chǔ wēi cháo

成语解释

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

褒衣危冠

成语拼音

bāo yī wēi guān

成语解释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成语出处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