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物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神游物外

成语拼音

shén yóu wù wài

成语解释

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如亲游其境,以精神相交。 解释:神游:身不在某地而在想象或梦境中游历某地。 物外:超越世间事物,而达于绝对之境界。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杯中物

成语拼音

bēi zhōng wù

成语解释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成语出处

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超然物外

成语拼音

chāo rán wù wài

成语解释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

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民胞物与

成语拼音

mín bāo wù yǔ

成语解释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成语出处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逍遥物外

成语拼音

xiāo yáo wù wài

成语解释

指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成语出处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阿堵物

成语拼音

ē dǔ wù

成语解释

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后人指为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 阿堵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王衍早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举却:拿开。

民康物阜

成语拼音

mín kāng wù fù

成语解释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

成语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人亡物在

成语拼音

rén wáng wù zài

成语解释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成语出处

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

萧然物外

成语拼音

xiāo rán wù wài

成语解释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成语出处

《清朝野史大观》卷九:“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