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五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八门五花

成语拼音

bā mén wǔ huā

成语解释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成语出处

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四纷五落

成语拼音

sì fēn wǔ luò

成语解释

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如坠五里雾中

成语拼音

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

成语解释

坠:落下。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令人摸不着头脑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坠其云雾中’。”

三环五扣

成语拼音

sān huán wǔ kòu

成语解释

形容捆绑结实。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十雨五风

成语拼音

shí yǔ wǔ fēng

成语解释

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

成语出处

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十浆五馈

成语拼音

shí jiāng wǔ kuì

成语解释

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指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 十浆五馈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大烹五鼎

成语拼音

dà pēng wǔ dǐng

成语解释

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十恶五逆

成语拼音

shí è wǔ nì

成语解释

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感篆五中

成语拼音

gǎn zhuàn wǔ zhōng

成语解释

篆:铭刻;五中:内心。形容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成语出处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四部分:“在府厚扰月余,承以家人待我,感篆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