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等而下之

成语拼音

děng ér xià zhī

成语解释

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成语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恶居下流

成语拼音

wù jū xià liú

成语解释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成语出处

《论语·子张》:“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投阱下石

成语拼音

tóu jǐng xià shí

成语解释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成语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抹不下脸

成语拼音

mā bù xià liǎn

成语解释

碍于脸面或情面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有些抹不下脸的,不免都应酬他几块,然而大注捐款一注没有。”

怡声下气

成语拼音

yí shēng xià qì

成语解释

怡声:声音和悦;下气:态度恭顺。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

成语出处

《礼记·内则》:“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释车下走

成语拼音

shì chē xià zǒu

成语解释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释车下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赔身下气

成语拼音

péi shēn xià qì

成语解释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目无下尘

成语拼音

mù wú xià chén

成语解释

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对证下药

成语拼音

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

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同“对症下药”。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低心下意

成语拼音

dī xīn xià yì

成语解释

指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