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相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相辅相成

成语拼音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

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成语出处

明·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

毫不相干

成语拼音

háo bù xiāng gān

成语解释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盎盂相敲

成语拼音

àng yú xiāng qiāo

成语解释

比喻一家人争吵。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惺惺相惜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xiāng xī

成语解释

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 惺惺相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首尾相连

成语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

指前后连接不断。同“首尾相继”。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曹、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

臭味相投

成语拼音

xiù wèi xiāng tóu

成语解释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语拼音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成语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上下相安

成语拼音

shàng xià xiāng ān

成语解释

上下:指尊卑、长幼、上级与下级;安:安稳,安定。上面和下面,相安无事

成语出处

《晋书·束皙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嫠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

萍水相逢

成语拼音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成语解释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 萍水相逢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