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息的成语
敛声息语
成语解释
形容静悄悄不发出声音,连呼吸声也变小了。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成语出处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偃旗息鼓
成语解释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 偃旗息鼓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卧旗息鼓
成语解释
息鼓:停止敲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郭冲三事曰:“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