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一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一丝一毫

成语拼音

yī sī yī háo

成语解释

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

一倡一和

成语拼音

yī chàng yī hé

成语解释

①指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指鸣声相呼应。

成语出处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付之一叹

成语拼音

fù zhī yī tàn

成语解释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背城一战

成语拼音

bèi chéng yī zhàn

成语解释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一豫一游

成语拼音

yī yù yī yóu

成语解释

豫:快乐。游玩快乐。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成语出处

明·宋濂《阅江楼记》:“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一言一动

成语拼音

yī yán yī dòng

成语解释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

成语出处

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征,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摇身一变

成语拼音

yáo shēn yī biàn

成语解释

旧时神怪小说中描写有神通的人能用法术一晃身子就改变自己本来的模样。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稞(棵)松树。”

同心一力

成语拼音

tóng xīn yī lì

成语解释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同“同心协力”。

成语出处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近欲徙水北营,合于水南,同心一力,人自为战,何有不克哉?”

攘臂一呼

成语拼音

rǎng bì yī hū

成语解释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成语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窥豹一斑

成语拼音

kuī bào yī bān

成语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 窥豹一斑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