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意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心领意会

成语拼音

xīn lǐng yì huì

成语解释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同“心领神会”。

成语出处

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言简意赅

成语拼音

yán jiǎn yì gāi

成语解释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成语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出乎意外

成语拼音

chū hū yì wài

成语解释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出人意外

成语拼音

chū rén yì wài

成语解释

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都没想到的。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却又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

意思意思

成语拼音

yì sī yì sī

成语解释

指略表心意或表面是那么回事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第一趟上门来看老伯母,总要意思意思,新茶陈火腿,是我自己的孝敬。”

心甜意洽

成语拼音

xīn tián yì qià

成语解释

洽:和谐。心中舒适,意愿和洽。形容心情愉悦、舒畅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宝玉正在这个心甜意洽之时,又兼姐妹们说说笑笑,哪里不肯吃?”

心忙意乱

成语拼音

xīn máng yì luàn

成语解释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1回:“要有心忙意乱光景,倘或迟误,枭首示众。”

神迷意夺

成语拼音

shén mí yì duó

成语解释

指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成语出处

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言狂意妄

成语拼音

yán kuáng yì wàng

成语解释

妄:胡乱。说话放肆,思想狂妄

成语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少陵》:“歜上书之明年,言狂意妄,圣天子不赐镬樵全生,弃逐岭表。”

情孚意合

成语拼音

qíng fú yì hé

成语解释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同“情投意合”。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合,却不恁地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