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易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改名易姓

成语拼音

gǎi míng yì xìng

成语解释

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成语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三:“其后往往私创庵院,滥将无籍之徒收充,亦有逃军囚匠改名易姓,削发顶冠,人莫之识。”

临敌易将

成语拼音

lín dí yì jiàng

成语解释

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成语出处

《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改辙易途

成语拼音

gǎi zhé yì tú

成语解释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成语出处

宋·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前车已覆,后车岂可蹑而行之,固当改辙易途,以取其不倾不蹶。”

变古易常

成语拼音

biàn gǔ yì cháng

成语解释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成语出处

《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通工易事

成语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成语解释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同“通功易事”。

成语出处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改途易辙

成语拼音

gǎi tú yì zhé

成语解释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成语出处

清·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改曲易调

成语拼音

gǎi qǔ yì diào

成语解释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移风易尚

成语拼音

yí fēng yì shàng

成语解释

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成语出处

明·刘基《〈苏平仲文集〉序》:“移风易尚之机,实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