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饮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吞声饮泪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yǐn lèi

成语解释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成语出处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餐霞饮景

成语拼音

cān xiá yǐn jǐng

成语解释

餐食日霞,吞饮日光。指超尘脱俗,修炼成仙。

成语出处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夫作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吞风饮雨

成语拼音

tūn fēng yǐn yǔ

成语解释

犹言餐风宿露。形容四处奔波,生活艰辛。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乞改稿》:“急莫急于国课,去年职开征之始,昼夜焦蒿,吞风饮雨,仅得免于参罚。”

蹈锋饮血

成语拼音

dǎo fēng yǐn xuè

成语解释

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

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枕戈饮胆

成语拼音

zhěn gē yǐn dǎn

成语解释

头枕兵器,口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或报仇雪耻心切。同“枕戈尝胆”。

成语出处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策勋饮至

成语拼音

cè xūn yǐn zhì

成语解释

策勋: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饮至:指诸侯朝、会、盟、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庆功祝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语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语解释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受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枕戈饮血

成语拼音

zhěn gē yǐn xuè

成语解释

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

成语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贼氛未殄,主上焦劳,凡为臣子,皆当枕戈饮血,共愤同仇。”

吞声饮气

成语拼音

tūn shēng yǐn qì

成语解释

犹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成语出处

《北史·儒林传下》:“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