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3

业荒于嬉

成语拼音

yè huāng yú xī

成语解释

荒:荒废。贪恋玩耍就会荒废学业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喜形于色

成语拼音

xǐ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

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 喜形于色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太宗闻其言,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及见魏征所论,始觉大非道理。’”

公之于众

成语拼音

gōng zhī yú zhòng

成语解释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

一至于此

成语拼音

yī zhì yú cǐ

成语解释

竟到如此地步。

成语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笔札无情,任其摇礕。甚矣哉!文之横流,一至于此!”

示贬于褒

成语拼音

shì biǎn yú bāo

成语解释

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迁怒于人

成语拼音

qiān nù yú rén

成语解释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成语出处

《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朱熹注:“怒于甲者,不移于乙。”

鸿渐于干

成语拼音

hóng jiàn yú gàn

成语解释

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成语出处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自投于地

成语拼音

zì tóu yú dì

成语解释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 自投于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

燕巢于幕

成语拼音

yàn cháo yú mù

成语解释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