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耳闻则诵

成语拼音

ěr wén zé sòng

成语解释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事缓则圆

成语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语解释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易地则皆然

成语拼音

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语解释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成语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成语解释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成语拼音

xiǎo zhàng zé shòu,dà zhàng zé zǒu

成语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孔子家语·六本》

器满则覆

成语拼音

qì mǎn zé fù

成语解释

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亦作“器满将覆”。

成语出处

《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事宽则圆

成语拼音

shì kuān zé yuán

成语解释

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非愚则诬

成语拼音

fēi yú zé wū

成语解释

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兽困则噬

成语拼音

shòu kùn zé shì

成语解释

兽陷困境要咬人。比喻人陷于绝境要竭力反抗。

成语出处

《宋史·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