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6:01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成语解释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成语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孔子家语·六本》
器满则覆
成语解释
容器满溢,则将倾覆。比喻事物发展超过一定界限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亦以喻骄傲自满将导致失败。亦作“器满将覆”。
成语出处
《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事宽则圆
成语解释
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成语出处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非愚则诬
成语解释
诬:诬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成语出处
《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