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乌衣之游

成语拼音

wū yī zhī yóu

成语解释

指亲属间文酒赏会。

成语出处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乌集之交

成语拼音

wū jí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

成语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无须之祸

成语拼音

wú xū zhī huò

成语解释

指无辜受累而遭祸。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扞绍呴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

弦歌之音

成语拼音

xián gē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望云之情

成语拼音

wàng yún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成语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天壤之觉

成语拼音

tiān rǎng zhī jué

成语解释

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瓦釜之鸣

成语拼音

wǎ fǔ zhī míng

成语解释

瓦釜:古代简单的乐器,比喻庸才。庸才显赫。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成语出处

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

天府之国

成语拼音

tiān fǔ zhī guó

成语解释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天府之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水乳之契

成语拼音

shuǐ rǔ zhī qì

成语解释

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钧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瞬息之间

成语拼音

shùn xī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极短暂的时间内。

成语出处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纪》:“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