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圣人之年
成语解释
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年也。加我數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八:“﹝ 陸希聲 嘗著《易傳》十卷﹞且云:今年四十有七,已及聖人之年,於是作《易傳》以授門人 崔徹 、 王贊 之徒,復自爲注。”
霜露之辰
成语解释
指父母先人的生日。
三折之肱
成语解释
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千金之堤,溃于蚁壤
成语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乃举国家之事,不属之名义自持之清流,而委之以鄙贱干没之宵小,岂非千金之堤,溃于蚁壤哉?”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成语解释
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杞天之虑
成语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同“杞人忧天”。亦省作“杞虑”。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忧‘天乳’》:“我曾经也有过‘杞天之虑’,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家家须雇乳娘。”
穷日之力
成语解释
穷:意尽。原指一天之内,使尽全力。比喻尽一天的力量、工夫。
成语出处
清·张岱《与胡季望》:“茶须旋采,抽筋摘叶,急不待时,武火杀青,文火炒熟,穷日之力,多则半劤,少则四两。”
挈瓶之知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