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疥癞之疾

成语拼音

jiè lài zhī jí

成语解释

疥癞:疥疮与癞痢,两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足挂意!闻某不才,来日愿决一阵,务要全胜。”

画一之法

成语拼音

huà yī zhī fǎ

成语解释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褒,国子流遗爱之娣,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监门之养

成语拼音

jiān mén zhī yǎng

成语解释

监门:守护里门的人;养:衣食用度。守护里门人的微薄生活费用。比喻艰苦节俭的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狐听之声

成语拼音

hú tīng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指冰下水流之声。

成语出处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枯朽之余

成语拼音

kū xiǔ zhī yú

成语解释

指衰病残年。

成语出处

宋·苏轼《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赫斯之怒

成语拼音

hè sī zhī nù

成语解释

赫:勃然震怒的样子;斯:语气助词。指帝王勃然震怒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赫赫之名

成语拼音

hè hè zhī míng

成语解释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口腹之累

成语拼音

kǒu fù zhī lěi

成语解释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不宾之士

成语拼音

bù bī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不世之仇

成语拼音

bù shì zhī chóu

成语解释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