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肤受之言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yán

成语解释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成语出处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肤受之诉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sù

成语解释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斗筲之材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斗筲之器

成语拼音

dǒu shāo zhī qì

成语解释

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成语出处

《论语·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丰屋之祸

成语拼音

fēng wū zhī huò

成语解释

指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同“丰屋之戒”。

成语出处

陈寿《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

匪躬之操

成语拼音

fěi gōng zhī cāo

成语解释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

《晋书·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

肺腑之谈

成语拼音

fèi fǔ zhī tán

成语解释

肺腑:内心。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东人曾说,倘得见面,命我……替他竭诚拜谢,还有许多肺腑之谈。”

非分之念

成语拼音

fēi fèn zhī niàn

成语解释

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头。

成语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手上戴有两副赤金镯子,因此触动了一部分士兵的非分之念。”

北风之恋

成语拼音

běi fēng zhī liàn

成语解释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成语出处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