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首丘之望

成语拼音

shǒu qiū zhī wàng

成语解释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成语出处

宋·苏轼《惠州谢表》:“衰疾交攻,无复首丘之望。”

伤弓之鸟

成语拼音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成语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 伤弓之鸟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桑土之防

成语拼音

sāng tǔ zhī fáng

成语解释

比喻防患于未然。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利害》:“至于桑土之防,戒备之虑,此自吾之常事,不容一日少懈者。”

区区之见

成语拼音

qū qū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区区:微小。狭隘的见识

成语出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若腐儒区区之见,句束而字缚之,援引以附会古人,反失古人之真矣。”

秦晋之缘

成语拼音

qín jìn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

成语出处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我与你合秦晋之缘何如?”

朴斲之材

成语拼音

pǔ zhuó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膚表或不可以論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 仲尼 似喪家之狗, 公旦 類朴斲之材。”参阅《书·梓材》“既勤樸斲” 孔 传。

朴斫之材

成语拼音

pǔ zhuó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七步之才

成语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成语解释

形容才思敏捷。 >> 七步之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盘石之固

成语拼音

pán shí zhī gù

成语解释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

《晋书·陆机传》:“于是乎立其封疆之典,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