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莫此之甚

成语拼音

mò cǐ zhī shèn

成语解释

莫:无;甚:严重,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

成语出处

《魏书》:“损败风化,渎乱情礼,莫此之甚。”

庙垣之鼠

成语拼音

miào yuán zhī shǔ

成语解释

庙:王宫的前殿;垣:矮墙。宫墙里的老鼠。比喻帝王身边得势的小人

成语出处

《新唐书·魏元忠传》:“君侧之人,众所畏惧,所谓鹰头之蝇,庙垣之鼠者也。”

靡靡之声

成语拼音

mǐ mǐ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

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成语出处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贸首之仇

成语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成语解释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路叟之忧

成语拼音

lù sǒu zhī yōu

成语解释

指百姓的疾苦。

成语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

成人之善

成语拼音

chéng rén zhī shàn

成语解释

成全别人做善事。

成语出处

《魏书·礼志四》:“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谗慝之口

成语拼音

chán tè zhī kǒu

成语解释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恻怛之心

成语拼音

cè dá zhī xīn

成语解释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同“恻隐之心”。

成语出处

晋·苻郎《苻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惠施之谋

成语拼音

huì shī zhī móu

成语解释

比喻兼听则聪,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 >> 惠施之谋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

后来之秀

成语拼音

hòu lái zhī xiù

成语解释

秀:特别优秀的。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 后来之秀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