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睚眦之隙

成语拼音

yá zì zhī xì

成语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言外之意

成语拼音

yán wài zhī yì

成语解释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通财之谊

成语拼音

tōng cái zhī yì

成语解释

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亡国之音

成语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

《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又:“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史记·乐书》:“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斯须之报

成语拼音

sī xū zhī bào

成语解释

斯须:短暂;报:报答。指微小的报答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天伦之乐

成语拼音

tiān lún zhī lè

成语解释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成语出处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三夫之言

成语拼音

sān fū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 三夫之言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如椽之笔

成语拼音

rú chuán zhī bǐ

成语解释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如椽之笔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

人中之龙

成语拼音

rén zhōng zhī l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人中豪杰。 >> 人中之龙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