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田父之功

成语拼音

tián fǔ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 田父之功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神来之笔

成语拼音

shén lái zhī bǐ

成语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嗜痂之癖

成语拼音

shì jiā zhī pǐ

成语解释

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成语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手泽之遗

成语拼音

shǒu zé zhī yí

成语解释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成语出处

《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霜露之感

成语拼音

shuāng lù zhī gǎn

成语解释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

成语出处

《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杀生之权

成语拼音

shā shēng zhī quán

成语解释

杀:杀戮;生:生存。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仁义之兵

成语拼音

rén yì zhī bīng

成语解释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顷刻之间

成语拼音

qǐng kè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顷刻:片刻。指极其短暂的时间

成语出处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记》:“纷纭而逼胁愈间,顷刻之间,安危莫保。”

平庸之辈

成语拼音

píng yōng zhī bèi

成语解释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