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等闲之辈

成语拼音

děng xián zhī bèi

成语解释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古稀之年

成语拼音

gǔ xī zhī nián

成语解释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成语出处

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暗昧之事

成语拼音

àn mèi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成语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糟糠之妻

成语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成语解释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 糟糠之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杵臼之交

成语拼音

chǔ jiù zhī jiāo

成语解释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 杵臼之交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后汉书·吴祐传》:“时公沙穆东游太学,无粮,乃变服客佣,为祐凭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股肱之臣

成语拼音

gǔ gōng zhī chén

成语解释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岂可去孤左右?”

用武之地

成语拼音

yòng wǔ zhī dì

成语解释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 用武之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不败之地

成语拼音

bù bài zhī dì

成语解释

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

《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弹丸之地

成语拼音

dàn wán zhī dì

成语解释

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 弹丸之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蒲柳之姿

成语拼音

pú liǔ zhī zī

成语解释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 蒲柳之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