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按拼音查找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鼎足之势
成语解释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鼎足之势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必由之路
成语解释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成语出处
《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成语解释
方寸:比喻小;岑:尖顶高楼。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成语解释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