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衣锦之荣

成语拼音

yì jǐn zhī róng

成语解释

衣:穿。显贵后穿锦绣衣服回归故乡的荣耀

成语出处

《周书·令狐整传》:“然公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

一勇之夫

成语拼音

yī yǒng zhī fū

成语解释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我两个无过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处,自当效命,生死不辞。”

溢美之辞

成语拼音

yì měi zhī cí

成语解释

溢:水满外溢,引申为过分。过分吹嘘的话语。亦作“溢美之言”。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雨农遽为之序,且有溢美之辞。”

锥刀之利

成语拼音

zhuī dāo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同“锥刀之末”。

成语出处

《后汉书·舆服志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

锥刀之末

成语拼音

zhuī dāo zhī mò

成语解释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极小的事情。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转眼之间

成语拼音

zhuǎn yǎn zhī jiān

成语解释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葛衣记·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一偏之论

成语拼音

yī pi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

偏于一面的议论。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知人之明

成语拼音

zhī rén zhī míng

成语解释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榆次之辱

成语拼音

yú cì zhī rǔ

成语解释

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成语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一得之愚

成语拼音

yī dé zhī yú

成语解释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 一得之愚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