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4:54

祁奚之举

成语拼音

qí xī zhī jǔ

成语解释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劬劳之恩

成语拼音

qú láo zhī ēn

成语解释

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求全之毁

成语拼音

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语解释

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成语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shǒu bù jiǎ qì

成语解释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秦晋之好

成语拼音

qín jìn zhī hǎo

成语解释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秦晋之好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蛲蛔之死

成语拼音

náo huí zhī sǐ

成语解释

蛲:人体寄生虫;蛔:蛔虫。形容不劳而获者终归会失败。 >> 蛲蛔之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蛲蛔所藉以生者,在人肠胃之中也。 《燕书》

吹灰之力

成语拼音

chuī hu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昌亭之客

成语拼音

cháng tíng zhī kè

成语解释

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成语出处

《汉书·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