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庸人自扰

成语拼音

yōng rén zì rǎo

成语解释

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 庸人自扰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欣然自得

成语拼音

xīn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束修自好

成语拼音

shù xiū zì hǎo

成语解释

犹言束身自修。指约束自己,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成语出处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浑然自成

成语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成语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成语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美丽的形象,应有适当的字汇来构成,这原是不错的;但二者实应同时产生,浑然自成。”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成语拼音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成语解释

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逸游自恣

成语拼音

yì yóu zì zī

成语解释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听其自便

成语拼音

tīng qí zì biàn

成语解释

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

成语出处

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敝帚自珍

成语拼音

bì zhǒu zì zhēn

成语解释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 敝帚自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