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蚁穴自封

成语拼音

yǐ xué zì fēng

成语解释

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

成语出处

清·照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

自受自作

成语拼音

zì shòu zì zuò

成语解释

受:承受。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受累

成语出处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岂不闻天网恢恢,也是我自受自作。”

言笑自若

成语拼音

yán xiào zì ruò

成语解释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衒玉自售

成语拼音

zuì yù zì shòu

成语解释

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成语出处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

恬然自足

成语拼音

tián rán zì zú

成语解释

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故和靖能高卧孤山,而足迹不入城市者二十余年,而从无一日不恬然自足,诚甘心于隐,而非假借也。”

神色自得

成语拼音

shén sè zì dé

成语解释

神色:神情,态度;自得:自觉得意,快意。神情显露出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唐·温庭筠《乾诔子·权长孺》:“长孺视之,忻然有喜色,如获千金之惠,涎流于吻,连撮瞰之,神色自得,合坐惊异。”

燃糠自照

成语拼音

rán kāng zì zhào

成语解释

比喻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

《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立功自效

成语拼音

lì gōng zì xiào

成语解释

立:建树;效:报效,献出。指建树功绩以作出贡献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只将郭子仪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

差足自喜

成语拼音

chā zú zì xǐ

成语解释

差:略;足:可。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即归寓大啮,健饭如恒,差足自喜。”

洁清自矢

成语拼音

jié qīng zì shǐ

成语解释

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成语出处

《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