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是非自有公论

成语拼音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

成语解释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成语出处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谈噱自若

成语拼音

tán jué zì ruò

成语解释

噱:大笑;自若:跟平常一样。指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成语出处

明·焦竑《玉堂丛语·筹策》:“密贿永左右,俱得其欢心。甩晨起直登永床,与语,谈噱自若。”

螳臂自雄

成语拼音

táng bì zì xióng

成语解释

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比喻自不量力,狂妄自大

成语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若螳臂自雄,鹅痴不逊,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临危自计

成语拼音

lín wēi zì jì

成语解释

计:计算。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 >> 临危自计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

矫情自饰

成语拼音

jiǎo qíng zì shì

成语解释

矫情:掩饰真情。掩饰真情,自我粉饰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官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自惊自怪

成语拼音

zì jīng zì guài

成语解释

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笑道:‘也不用我唬去,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

自繇自在

成语拼音

zì yóu zì zài

成语解释

形容没有约束,安闲随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6卷:“索性把身边所有,尽数分与三家,等三家轮供养了我,我落得自繇自在 。”

为法自弊

成语拼音

wéi fǎ zì bì

成语解释

作定自弊。 >> 为法自弊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闭阁自责

成语拼音

bì gé zì zé

成语解释

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闭阁思过”。

成语出处

《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