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自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坦然自若

成语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成语解释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镇定自若

成语拼音

zhèn dìng zì ruò

成语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成语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高傲自大

成语拼音

gāo ào zì dà

成语解释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成语出处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跋扈自恣

成语拼音

bá hù zì zì

成语解释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成语出处

《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怡然自得

成语拼音

yí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

《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闭关自守

成语拼音

bì guān zì shǒu

成语解释

关闭关口,不和外人来往。比喻因循保守,不愿接触外界事物。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无事则民勤于耕稼,以广军储;有事则民习于弓矢,以莅武事。此真霸王之资也。闭关自守,又何忧乎?”

沾沾自喜

成语拼音

zhān zhān zì xǐ

成语解释

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 沾沾自喜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弊帚自珍

成语拼音

bì zhǒu zì zhén

成语解释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作很珍贵。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 弊帚自珍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欣然自喜

成语拼音

xīn rán zì xǐ

成语解释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无师自通

成语拼音

wú shī zì tōng

成语解释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成语出处

唐·贾岛《送贺兰上人》诗:“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