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作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0

炊沙作糜

成语拼音

chuī shā zuò mí

成语解释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气力。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打拱作揖

成语拼音

dǎ gǒng zuò yī

成语解释

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成语出处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大老鸹吓得直不起腰来,打拱作揖的说。”

推聋作哑

成语拼音

tuī lóng zuò yǎ

成语解释

指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同“推聋妆哑”。

成语出处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二折:“他说着英雄话,你怎的乔禁架,使不得推聋作哑。”

染旧作新

成语拼音

rǎn jiù zuò xīn

成语解释

指改头换面,以旧充新。

成语出处

宋·李斠《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磨杵作针

成语拼音

mó chǔ zuò zhēn

成语解释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令人作呕

成语拼音

lìng rén zuò ǒu

成语解释

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成语出处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回嗔作喜

成语拼音

huí chēn zuò xǐ

成语解释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成语出处

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这两个孩儿,要在他手里过日子,只得回嗔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