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字是耻的成语

更新时间:2020-06-03 16:06

瓶罄罍耻

成语拼音

píng qìng léi chǐ

成语解释

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成语出处

《诗·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成语拼音

bù yǐ wéi chǐ,fǎn yǐ wéi róng

成语解释

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反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行己有耻

成语拼音

xíng jǐ yǒu chǐ

成语解释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报仇雪耻

成语拼音

bào chóu xuě chǐ

成语解释

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 报仇雪耻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缾竭罍耻

成语拼音

píng jié léi chǐ

成语解释

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 缾罍之恥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恥 ”。

荒淫无耻

成语拼音

huāng yín wú chǐ

成语解释

荒唐淫乱,不知羞耻。形容生活糜烂。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败,理宜诛戮。”

恬不知耻

成语拼音

tián bù zhī chǐ

成语解释

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报怨雪耻

成语拼音

bào yuàn xuě chǐ

成语解释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毁廉蔑耻

成语拼音

huǐ lián miè chǐ

成语解释

蔑:无。不顾廉耻

成语出处

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